(原标题:印度制造商:只有与中国和解,才能拿到稀土)

文 观察者网 陈思佳

据美国彭博社7月11日报道,印度主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日前发出警告,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已经令印度汽车行业陷入危机,印度需要寻求与中国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让稀土永磁体的供应恢复畅通,才能缓解印度面临的供应短缺。

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战”后,中方出台一系列措施精准反制,除加征关税外,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稀土永磁体是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而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8日表示,自中国收紧稀土出口以来,印度进口商很难从中国得到稀土永磁体供应,这使得印度汽车制造商面临严峻挑战。一些行业消息人士指出,若稀土永磁体短缺问题得不到解决,多家汽车制造商的生产可能从8月起中断。

印度制造商:只有与中国和解,才能拿到稀土

印度金奈一家汽车制造厂(资料图/路透社)

印度汽车零部件生产商Sona BLW Precision Forgings Ltd.的首席执行官维韦克·维克拉姆·辛格(Vivek Vikram Singh)表示,由于稀土永磁体供应紧张,该公司的月产量从5月到7月持续下降。Sona去年在印度生产了22万台牵引电机,是印度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

辛格告诉彭博社:“从短期来看,除非我们与中国达成某种和解,让稀土永磁体供应恢复畅通,否则控制损失的选择极为有限。”辛格称,他的公司正在开发不含稀土的替代品,但开发替代方案“至少需要6到9个月”,还牵扯到效率、成本、新电机设计、测试等问题。

Sona还计划与印度本土的稀土永磁体生产商合作。但辛格指出,能否通过发展印度国内的稀土产业来确保供应链,主要取决于印度政府的激励措施,“这不是一个无需激励措施且可以小规模发展的业务”。

彭博社此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印度政府正计划投资25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1亿元)支持稀土永磁体产业,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包括Sona、印度矿业巨头Vedanta Group在内的多家印度企业正在考虑参与这项计划。

印度重工业和公共企业部部长库马拉斯瓦米上个月在新德里一次活动中宣布,印度正考虑为稀土永磁体制造商提供激励措施,但他没有作出详细说明。7月6日至7日,出席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期间,印度总理莫迪也强调了确保关键矿产供应的必要性。

尽管印度稀土储量排名世界第三,已探明稀土储量达690万吨,但印度开采和加工能力不发达,印度的电动汽车生产仍然依赖从中国进口相关原材料。

咨询公司安永-博智隆的合伙人阿比吉特·库尔卡尼(Abhijit Kulkarni)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指出,迄今为止,印度对全球稀土产量的贡献不到1%,缺少稀土开采和加工技术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是当前印度面临的一大挑战。

延伸阅读

五角大楼为稀土拼了,结果被美高管泼冷水

为减少对华依赖,美国国防部10日罕见斥资4亿美元购股,跻身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MP Materials)最大股东。不过,一名美国业内高管11日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警告,如果美国无法突破中游精炼技术难题,解决污染问题,其“稀土供应链独立”仍将面临挑战。

据报道,美国稀土和高端磁体供应商REalloys首席执行官戴维·阿盖尔(David Argyle)表示,美国能否实现打造“独立”稀土供应链的目标,“取决于其战略和执行方”。但要想“取得重大进展”,满足美国40%至50%的战略需求,他预计要等到2027年或2028年,而且还要仰仗政策、技术、监管等多重条件的配合。

据介绍,MP Materials是美国唯一一家掌握稀土全产业链的生产商,也是北美唯一一家大规模开采和处理稀土矿的企业。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矿芒廷山口(Mountain Pass)。在五角大楼出资购股前,中国企业盛和资源一直是MP Materials的最大股东之一。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说,MP Materials此前产品主要依赖出口至中国精炼,近年才开始投资在美国国内的精炼能力,以摆脱对中国加工厂的完全依赖。2022年4月,MP Materials启动了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的工厂建设,用于生产稀土金属和磁体。

《南华早报》称,这部分是因为中国在多年研发中掌握了稀土中游产品的提炼和净化技术。《华尔街日报》则表示,许多买家之所以意识到依赖中国的“风险”,却一直不愿签订让西方企业制造磁铁的长期采购协议,是因为这可能会让他们不得不支付高昂的价格。

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下单意向,美国和欧洲的生产商又拿不出资金买设备、建厂。报道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让中国巩固了其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估算,2023年全球超60%的稀土都在中国开采,高达92%的稀土都在中国精炼加工。


图为MP Materials在加州芒廷帕斯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设施

今年4月,中方宣布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阿盖尔坦言,中国出手管制稀土出口是“硬筹码”。“中国停止稀土出口会承受什么痛苦吗?……这就是筹码。中国正在打自己的牌,而且打得很狠。”

在五角大楼宣布入股MP Materials的同一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开启其任上首次“亚洲之行”,抵达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关键矿物合作进行了讨论。此前,美国5月还与乌克兰5月签署了矿产协议,以获得“大量非常高质量的稀土”,这都显示出美国的“稀土焦虑”。

尽管阿盖尔声称,他认为未来会有国家建立一个用于储备“非中国来源稀土材料”的实物市场,但他也承认,美国当前在建立稀土储备方面做得不够。他说,日本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大量的磁铁库存”,这“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有保障”,但“美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根据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签订的协议,在美国防部的支持下,该公司将在美国建设第二座稀土磁铁制造工厂,预计2028年投产,年产能达1万吨稀土磁铁,为美国国防和商业客户提供服务。

美国国防部承诺在新工厂建成后的10年内,确保100%采购该工厂生产的稀土磁铁产品。美国国防部还为MP Materials的钕镨氧化物产品设定了每公斤110美元的最低价格,期限同样为10年。MP Materials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利廷斯基透露,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110美元,美国政府将按季度向该公司支付差价。

印度制造商:只有与中国和解,才能拿到稀土

图为五角大楼(资料图)

美国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是否道阻且艰?阿盖尔并非唯一一个发出质疑的人。此前,前莫利矿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需要数年时间才可能发展出一定的稀土加工能力。“我们需要在岸建立所需的设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总部位于上海的咨询公司TidalWave高级合伙人、前上海美国商会副会长江凯明(Cameron Johnson)最近也对媒体表示,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稀土供应多元化战略面临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本等众多挑战。

“光是所需时间就至少要10到20年,成本则至少数以万亿美元计,”江凯明说,“而且人才要从哪里来?谁懂得如何加工这些材料?谁了解提纯工艺?如何达到高纯度?这些人才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存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